聚焦供应链生态与云制造—— 2016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于西樵召开
6月6日,2016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在西樵成功召开。本届大会以“供应链生态与云制造”为主题,演讲嘉宾阵容豪华、配套活动精彩纷呈。近700位来自纺织业界的同仁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全球化的盛会。
主题演讲
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纺织供应链
—— 亨斯迈纺织染化公司战略营销与规划部全球副总裁 Jay Naidu先生
Jay Naidu指出,纺织行业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对于中国纺织行业,沿海城市人工成本上涨、劳动力短缺,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出口订单减少以及TPP协定等因素,导致面料订单转移至其他国家。此外,环保问题也在深刻影响着纺织供应链。从上游来看,严苛的环境保护导致一些化工企业关闭,造成染料中间体和染料供应不足,染料价格大幅上扬。
面对这些挑战,非政府组织、政府、品牌商和零售商、纺织领军企业以及其他行业利益相关者都在积极行动。中国政府于2015年实施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此约束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主要的全球化品牌督促其供应商改进污水处理和资源回用设施;领先的企业以新技术解决环保问题,溢达集团投资700多万美元升级其污水处理系统,可将大量污水转换为饮用水,并在染色工艺中重复利用;化学品制造商制定新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协同非政府组织提升环境绩效,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今年5月12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启动了“供应链化学品管理创新2020行动纲要”,并宣布与ZDHC基金会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纺织价值链中的化学品管理。合作协议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拓展利益相关方、共享最佳实践、推动创新、培训和地区性会议。
针对纺织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亨斯迈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严格的进料控制、流程控制和结果验证,确保产品是对环境友好的。亨斯迈致力于提升纺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例如,在过去的两年,亨斯迈和阿迪达斯展开合作,进行化学品的管理,不仅对技术,还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将相关化学品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亨斯迈还和孟加拉的9家工厂进行紧密合作,在成功降低了其水和能源的消耗后,与他们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链,推动该国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ay Naidu表示,亨斯迈愿意与利益相关者共享安全与环境标准、流程、新技术和创新实践典范,以提升整个纺织行业和环境。
越南增长剖析:纺织服装资深企业与新进入者的机会与挑战
—— 越南纺织服装协会会长 武德江
武德江指出,经过25年的发展,越南纺织服装业已经在越南经济发展进程中留下了重要的标记。1990年越南整个纺织行业只有200家企业,从业工人20万人,行业产值10亿美元,出口额只有1亿美元;到了2015年,行业已经有5千家企业,250万从业工人,出口额达到272.2亿美元,增长了272倍。2015年越南纺织服装业产值为330亿美元,其中出口达270.2亿美元。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越南纺织服装业仍有两位数的平均增长速度。
越南纺织服装主要出口市场及出口额
武德江表示,越南纺织服装业的成功得益于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中的生产部分往各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越南通过各双方和多方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国内外企业的积极参与。他还指出,目前越南纺织服装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供应链中存在已久而迟迟不能解决的瓶颈——织布和染色。他认为造成“瓶颈”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订单质量要求高,数量要求大,交货时间要求快速,而越南国内生产能力有限,缺少能满足订单要求的大型工厂。“瓶颈”的后果是造成越南纺织服装发展不平衡,65%的纱线生产出来需要找出口的渠道,而越南工厂主要是做纯加工,依赖布料的进口,限制了自身的设计和物料自供给能力。
根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的数据,2000-2013年投资到纺织服装领域的外资为82亿美元,但从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这一数字就达到52.4亿美元,其中35亿美元投在了织造环节。除了TPP、FTA带来的优势,越南还有很多吸引外国投资的优势,如生产成本、人工、电费、租地费用比同区域的其他国家都低。另外,连接各工业区和服装纺织中心、港口的基础设施正得到越南政府的积极投资,交通更便利。已经有很多大的集团公司到越南投资,其中包括韩国晓星,香港地区的联业、晶远、新马集团,中国大陆的天虹、华孚、鲁泰等。
越南符合投资纺织服装的工业区
在谈及未来的投资机会时,武德江表示,对越南而言,美国市场占了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额的50%左右。按照时间进程表,美国方面的进口税将从平均的17.5%降到0%,但要想享受这政策,越南纺织服装企业需要按照“从纱开始”的产地原则,也就是说布料要在越南从纺纱开始做或从其他TPP成员国进口。越南纺织服装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机遇,预计纺纱织布将成为外资加大投入的重点领域。
越南纺织服装行业2020年及2040 年的远景规划
控制复杂度,整合供应商:两头防杂来改进供应链绩效
—— 美国西斯国际责任有限公司执行总监 刘宝红
刘宝红指出企业大概有3个职能,研发出一个好产品来,营销,卖一个好价钱,供应链以合适的速度和成本把它生产出来、配送出去。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产品做得不错,营销也做得不错,但是不赚钱,或者账面上看到是赚的,最后赚的都到库存里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供应链问题,根源在于整个供应链管理不到位,没法有效去匹配需求和供应。
计划是供应链最重要的一个职能,改造供应链,要从改造计划开始。不管那类企业产品品种越多,生产的复杂度就更高,产品线越做越长,就会导致企业的规模效益丧失。没有规模效益,成本就做不低、速度就做不快。这是前端太杂,需求的复杂度太大。后端复杂则体现在供应商太多。供应商太多,采购额太分散,企业就没有能力去驱动供应商作有效地改进,最终同样导致规模效益的丧失。
就如何在前端控制复杂度,刘宝红通过通用汽车、苹果与三星、汉王等企业的案例,得出了企业不能用无限的产品去应对无限的用户的结论。他强调,前段复杂度的控制要从研发开始,不仅要产品设计,而且要产品管理;营销环节则既要有订单管理,也要有客户管理;采购环节要推动产品设计与供应商工艺的交互优化。
就如何在后端控制供应商,刘宝红指出,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有三个挑战:一是没有供应商的量化;二是有订单处理流程,但是没有供应流程;三是有供应商选择,没有供应商管理。他强调,对于关键的供应商,企业要和其一起做关键开发,通过这种方式把供应商的能力提升,把成本做得更低,速度做得更快。当供应商绩效加快的时候,企业就不需要再选择更多的供应商,那么后端复杂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零售商如何利用供应链提升竞争力
—— 英国Byford品牌董事、总经理 何满光
何满光指出,供应链是由一连串供应商和采购商组成的团队,以接力赛团队的模式,完成从采购原材料,到制成中间产品及至最终产品,然后将最终产品交付用户为功能的,由一系列设施和分布选择形成的网络。生产制造商的议价能力、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以及替代品的威胁无时无刻不在考验零售商的供应链。
何满光认为供应链管理主要分为五个环节:统一标准、各环节的支持、技术支援、数据整理及分析,以及快速反应QR与有效客户反映ECR。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快速反应,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商品进行革新或改动,并能利用电子数据平台做出最快反应,具备与时间竞赛的能力。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品牌很多时候都趋向于B2C或O2O,将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在这种模式下,准时生产变得尤为重要。何满光指出,要实现准时生产,品牌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如EDI(电子数据交换)、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等。此外,何满光还分享其在调节生产力方面的经验。
论坛主持人总结
——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国强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在重构,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在经历经济调整。纺织服装行业最早拥抱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也已开始实施“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发展道路怎么走,去年我国在讨论“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明确提出了5个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今天的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以供应链生态和云制造为主题,探讨了供应链生态的变化、创新模式以及商业模式,为行业适应新形势、迎接新出谋划策,将有力提升行业企业的供应链生态意识和供应链管理水平。
来源:纺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