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钰洲:纺织行业将延续快速发展和技术提升好时期
1月8日,2008首届中国纺织技术与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2008年纺织技术经济形势解析与风险应对”的会议主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2008年纺织行业将延续快速发展和技术改造逐步提升的最好时期。
本次会议的指导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议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泉州海天轻纺集团特别支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副会长陈树津、高勇、孙瑞哲,秘书长杨纪朝;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夏农;国家信息中心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处长盛宝福;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李素鹏;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等领导和来自全国的400多名代表一起,集中探讨了今年纺织业国内外的发展环境、纺织原料价格走向等问题,并就如何应对2008年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毕国典主持会议。
杜钰洲分析指出:“从近几年的发展看,新科技对纺织传统生产变革的推进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形势发展一再提醒我们,建设纺织强国仅仅讲制造方面的比较优势是不够的,必须加快提升创新能力。”他说,当前,各种新型纤维材料的相继问世深刻改变了传统纺织的定义;生产工具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生产的信息化、精细化、柔性化趋势进一步改变了人机关系,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定制生产正在取代传统批量生产;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结合,全球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以及跨国资源配置与新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物质创造力和文化创造力的结合,使经济增长从传统的主要依靠物资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发展转变;绿色革命推动了纺织工业在原料、生产、产品、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新技术革命的显著特征,正在极大地推动纺织产业向着新技术高度不断迈进,也指明了未来纺织工业应着重发展的技术领域。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纺织品配额时代的结束,纺织工业所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长期支持纺织经济增长的因素正在转化。政府部门代表夏农、高辉清、盛宝福等人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所特有的“长期问题短期化、经济问题社会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的特征将依然存在,并将继续困扰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因素则是,经过几年的摸索,国家宏观调控的各种取向已经基本确定,已经出台的政策将逐步发挥效力。
高勇分析认为,2008年棉纺设备将进入调整期,对技术含量高的设备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孙瑞哲表示,2008年的纺织工业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实现更科学的发展。姚穆为与会代表展示了新材料技术开发带来的发展前景。对直接影响纺织工业的化纤和棉花原料问题,业内相关领导认为,石油价格对不断加快技术进步的化纤工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弱化,棉花价格将呈波浪式推进趋势。